近日的一篇新闻报道将海参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海参对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补益作用和提高人类免疫力之神奇功效,早已在中国相延千年。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海参文化和海参养生知识的普及,海参终将逐渐进入百姓餐桌。因此,海参长期以来都被视为高档营养品。究竟默默地潜伏在大海中生活了六亿年的海参有多神奇呢?
海参有众多功能堪称神奇,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强大再生修复功能,对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些特性你会觉得很神奇哦,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大饱眼福吧!
栖居亚洲的海参——
海参的自然分布主要在北太平洋浅海,包括前苏联、日本、朝鲜海域和我国北部沿海,其它国家则较少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半岛、河北秦皇岛、山东半岛沿海海域,地理分布的南端为连云港外海。目前人工养殖已延伸到福建、广西一带海域。影响其自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盐度的变化和栖息场所是否适宜。生活环境要求波流平稳、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质,或大叶藻丛生的较硬的泥沙底、泥底,海水ph值为7.8~8.4,水温不高于28°C,冬季不结冰。
害羞的海参——
海参生活于平静、偏僻的海湾,在礁石遍布、坑洼不平的海底和海藻丛生的地方,水深21米到150米深的海域都能见到海参的踪影。2012年6月22日,我国的蛟龙号深潜6962米的海底,还发现了透明海参样本。一般来说它们喜欢穴居在泥沙中或蜷缩在石缝中、卵石间。
可怜的海参——
海参解剖后,发现海参肠子里全是泥沙。海参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植物为饵料。由于海底的食物少得可怜,所以为了填饱肚子,海参每天要吞吐大量海底部的泥沙,吸食其中的有机物,然后排出干净的泥沙及不能消化的物质,一只海参每年吞吐泥沙量约为36.9升,所以生长极其缓慢,也因此使体内含有锌、硒、钙、铁、镁等大量有益微量元素,这也正是其滋补功能多而且珍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狡猾的海参——
当遇有危险,或受强烈刺激(如水质恶化、水温剧烈变化、离开海水时间过长、机械摩擦等),它们会迅速把内脏(消化器官、呼吸树等)全部由肛门排出来,迷惑敌人,自己趁机逃之夭夭。60天左右,借助其自身强大的再生功能,新的内脏就又会生长出来。排脏是海参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坚强的海参——
海参即使被咬去一半,甚至腰断三截,只要不被吃掉,海参都会默默忍受,自我修复。在3-7个月的时间内,它把创伤修复后,每一段又会长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可长成新的个体。
不怕冷的海参——
海参的生命力很强,其生存的水温范围为-3℃-30℃,生长水温为6℃-20℃。即使在地冻天寒的环境下,它也能身处冰冻之中亦无所畏惧,在冰块融化后仍安然无恙,在-60℃冷冻中仍然能存活。运输过程中放在冰水中的海参,一旦冰块融化仍安然无恙。
能夏眠冬眠的海参——
当水温在6℃时,80%的海参停止摄食;4℃进入冬眠;当水温在10℃-15℃时,海参摄食量大;水温达到17℃-19℃时,海参摄食量又大大下降;夏季水温超过20℃时,海参进入夏眠。它们就沉到深海,栖息在安全的礁石下,不吃不动,进行长达3个月之久的夏眠。夏眠期的长短主要与水温的变化有关,山东沿岸海域海参的夏眠期一般在6月至10月初,同时也与海参大小有关,大个体夏眠时间长,小个体夏眠时间短。当年繁育的海参苗一般不夏眠,且水温超过20℃时仍照常生长。
怕热怕淡水的海参——
只要温度稍高,海参就难以忍受,水温超过28℃时,海参生命活动便不正常。当水温超过30度时,水底毒害物质的分解、释放导致水质急剧恶化,造成水体缺氧、病原体滋生,使海参极易发生病害。当水温持续高于30℃时,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海参无法通过夏眠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只能死亡。 海参池里的海水盐度低也会造成海参死亡。据了解,海参适盐范围为28‰-34‰,能够生存的盐度不超过39‰,不低于14‰。盐度的变化对海参影响很大,当盐度低于22‰时便有50%的个体死亡。强降水引起的盐度急剧降低和持续高温都会使养殖海参出现大面积死亡。
抗缺氧能力奇强的海参——
即使在缺氧的地方,海参也能生存,把海参埋在泥沙中数天,仍能存活。
娇贵的海参——
鲜活海参极其娇贵,适宜存储的条件十分有限,稍有不慎就会消失掉,即化皮。当海参离开海水后体内会自动产生一种自溶酶, 在6-7小时时间内,海参会自己融化成液体,呈水状,溶解地无影无踪。故采捕后应立即加盐、水煮等处理,不可久置。如果将鲜活海参加工成干海参后,就可长期贮存并抗霉抗虫蛀。
有资料表明,海参在生长10年后,也会自动溶在大海里。同时,不光是离开海水,在海参生长环境受到污染等情况下也会出现自溶现象。干海参接触到油性物质也会自溶,这也就是为什么商家在教消费者发泡海参的时候禁止使用沾油容器的原因。
威武的海参——
海参在海中虽然体积小,行动也不便,但天敌特少。它生来没有眼睛,更没有震慑敌胆的锐利武器。如此这般,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世界中,它们繁衍至今仍不灭绝。
不会游泳的海参——
海参深居海底,不会游泳,只是用管足和肌肉的伸缩在海底蛹动爬行。爬行速度相当缓慢,一小时走不了3米路程。所以说海参的生活空间基本就在3平方米范围以内。
会做天气预报的海参——
海参对某些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当狂风暴雨来临前,它就躲到石缝等安全的地方藏匿起来,当渔民发觉海底不见海参时,便知风暴即将来临,赶紧收网返航。待风浪平静后,海参会再爬出来活动和摄食。小个体一般生活在较浅水域,大个体生活在较深水域;夏季水温较高时,有向深水移动的现象,这样有利于避开高温。
能变色的海参——
海参体色变化很大。一般背面为黄褐色或棕褐色,腹面为浅黄褐色。但海参能像对虾一样,随着居住环境而变化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淡蓝色,而居在海带、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此外还有黄绿色、赤褐色、灰白色,也有少数为白色、红色(俗称血参)等。海参这种变化的体色,能有效地躲避天敌的伤害。生活在礁石底部水温较低地区的个体,肉刺多而高;生活在沙泥底质和水温较高地区的个体,体壁肥厚,较大。
耐人寻味的海参——
海参与光鱼和谐共生。这种光鱼体小而光滑,时常钻进海参腔内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有人发现在一只海参体内竟栖居7尾以上的光鱼。不幸的海参非但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使内脏受损。尽管如此,它们仍能彼此和睦共处,从不分离。
昂贵的海参——
刺参在海参中最具营养价值,人们对其需求量也是日益增长,食用刺参已成为人们生活品味的象征。但因刺参对生长海域环境要求很高,且生长速度较慢,因而刺参产量非常有限,所以价格也很昂贵。
神奇的海参——
自然界的苍蝇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海参虽然很腥,但海参从不招苍蝇,最喜欢腥味食物的猫也不吃,狗也不搭理海参。海参离开海水后,身体会慢慢溶解消失掉,不会象其它动物那样腐变产生难闻气味。
海参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平台hswh2013 是一个日阅读量超十万的专业餐饮微信公众平台,加关注即可免费查阅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海参协会公众微信账号:hswh2013(关注hswh2013送【吃海参书】一本)
目标读者:酒店人、餐饮人 职业厨师 海参加工 海参销售 海参研究 海参制作
主办单位:海参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常年开班海参绝技班,传授海参十八项秘籍,传授海参绝技涨发,咨询电话13070839059